2021-06-08 10:38 来源:网络 编辑:admin
在众多的医改模式中,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似异军突起,凭借着智慧化医疗的广泛应用,打破固有利益机制,不断推动医疗服务的改善,被外界誉为“医改小岗村”。
界首模式把国家现行的各项新医改政策串联在一起,深入浅出,从行政上的“管”到服务流程上的“理”,解决了政策落地问题,走出了一条医共体建设的新路子。
智慧医疗助推新发展
信息化系统是该院的一个“金字招牌”,高端的信息化系统,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,更重要的是,依托信息化系统,界首市人民医院的医共体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进。
打破信息孤岛,建立互联互通。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诊疗实现信息互通互享,保证了患者诊疗信息的连续性。通过乡村医工作站及手机APP签约居民可享受及时远程门诊,保证了1+1+1的团队服务不受时空限制,实现公共卫生信息与医疗信息有机融合,既丰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,也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。
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,界首市还在全国率先引入智能穿戴系统,通过面部识别,确保了村民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的真实性。
同时界首市人民医院还为医共体内居民免费发放统一的居民健康卡,取代各医疗机构的就诊卡,提供自助挂号、在线咨询、手机付费、查询报告等服务,实现了居民健康信息的共享。 同时,还建设了健康数据中心,在智慧健康平台基础上,构建起了市域内全人群全周期的信息化体系,实现了不同业务之间、不同机构之间、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高度共享,业务联动,并形成了本市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,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和务实应用。
疫情期间启动的互联网医院,为疫情期间的发热患者进行线上咨询问诊和解疑答惑,为焦虑紧张的民众及时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和心理疏导,极大地减少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流动,减轻了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的压力,降低了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的消耗。
“要打造真正的医共体,在一个锅里吃饭、一个家庭过日子的共生共荣的医共体”,这样的理念贯穿始终。界首市人民医院着力搭建医共体内区域健康平台,在自身一体化数字医院的基础上,积极开展“医共体”城乡一体信息化建设,实现了医疗信息上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通,横向与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融合,为县域内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打下基础。
医防融合新理念
界首市人民医院主动投身医改,独创医防融合界首模式,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新解法。
改变固有的利益机制,被认为是界首医改成功的关键内核。在不增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,通过将部分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前置为疾病预防经费,提高各级医生防病及履约的积极性,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达标率,降低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病率,实现防病、治病的深度融合。
拿1块钱去防病,能节约7—8元治病费用,这是世界性规律。经过测算,界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每年拿出来1600万元去防病,能省下医保资金9000万元左右。
在医保按人头付费条件下,筹集的医保资金按照85%的比例拨给医共体,病人医疗保险也全部由医共体来支付。为了引导医生合理诊治,节省医保资金,界首医改还设计了另一个利益机制,就是将医保结余资金按3∶4∶3的比例,奖励给市乡村三级医生。
科学的利益机制,充分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,真正实现基层医生从治病向主动防病转变,主动成为居民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这是界首医改的独到之处。 “界首模式”打破了改革开放以来医生靠看病吃饭的怪圈,使医疗回归本色。在“医共体”建设的框架下,将按人头预付的医保资金切出部分前移为防病资金,以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为抓手,有效避免了医保资金浪费的问题。
如今,界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。是基层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,提升村医诊疗水平,创新主动健康服务,提升百姓健康水平。同时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落实,分级诊疗成效初步显现。从各层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情况看,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高。基本实现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”就医模式。
界首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武表示:“种种荣誉只代表过去,面对机遇与挑战,界首市人民医院基于“互联网+医疗+健康”的数字化智慧医院建设目标,创新思路、大胆实践,为医院精准决策和患者更加安全、便捷、有效的就医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化服务。未来,将持续努力,砥砺前行,促进全市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。”
2020-08-19 20:01:04
2020-06-23 16:51:13
2019-10-28 18:32:58
2020-07-31 16:26:52